多囊卵巢是什么?全面解析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、症状、诊断与治疗

**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: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**

多囊卵巢是什么?

多囊卵巢综合征(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,简称PCOS)是一种复杂的、常见的妇科内分泌代谢性疾病,主要影响育龄期女性。它的核心特征是卵巢功能紊乱,表现为排卵障碍,并常伴有高雄激素血症和多囊卵巢形态。PCOS并非单一疾病,而是一个综合征,涉及生殖、代谢和心理等多个方面,对女性健康有长期影响。

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:多因素共同作用

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复杂且尚未完全明确,普遍认为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以下是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几个关键方面:

1. 遗传易感性:

  • 家族史:PCOS在家族中出现的几率较高,提示基因的遗传扮演着重要角色。一些研究已初步定位了可能与PCOS相关的基因位点,但具体作用机制仍在探索中。
  • 基因变异:这些基因可能影响卵巢功能、激素合成与代谢、胰岛素敏感性等方面。

2. 神经内分泌异常:

  • 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功能紊乱:这是PCOS的核心病理生理改变之一。
  •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(GnRH)脉冲式分泌异常:导致黄体生成素(LH)分泌过多,卵泡生成素(FSH)分泌相对不足,LH/FSH比例升高。
  • LH/FSH比例升高:刺激卵巢雄激素分泌增加,抑制卵泡发育,阻碍排卵。

3. 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:

  • 普遍存在:大多数PCOS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,即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敏感,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。
  • 高胰岛素血症:长期高水平的胰岛素会促进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,增加雄激素的合成,并进一步抑制FSH的作用,加剧卵泡发育异常。
  • 代谢紊乱:高胰岛素血症也是导致PCOS伴随的代谢紊乱(如血脂异常、肥胖)的重要原因。

4. 卵巢局部因素:

  • 卵泡发育异常:PCOS患者的卵泡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受阻,无法成熟并排出,形成多个直径2-9mm的小卵泡聚集在卵巢皮质,即所谓的“多囊样改变”。
  • 雄激素水平升高:卵巢内局部雄激素水平的升高是导致卵泡发育停滞的关键因素。

5. 其他环境因素:

  • 生活方式:不健康的饮食习惯、缺乏运动、长期压力等被认为可能诱发或加重PCOS。
  • 宫内环境:母体孕期内分泌环境也可能对子代发生PCOS的风险产生影响。

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:多样且个体差异大

PCOS的症状多种多样,且个体差异显著,常常是多种症状的组合。诊断PCOS通常需要满足以下三项标准中的至少两项(鹿特丹标准):

1. 稀发排卵或无排卵:

  • 月经不规律:最常见的表现是月经周期延长(超过35天)、月经量少,甚至闭经。
  • 不孕:由于排卵功能障碍,导致受孕困难。
  • 排卵期出血: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排卵期短暂的阴道出血。

2. 高雄激素血症(临床或生化):

  • 临床表现:
    • 多毛症:男性型毛发分布增多,如面部(唇上、下颌)、胸部、背部、腹部及四肢。
    • 痤疮:面部、胸部、背部出现顽固性痤疮,治疗效果不佳。
    • 脱发:出现男性型脱发,即发际线后移或头顶稀疏。
    • 男性化征象:少数严重者可能出现声调变低、阴蒂肥大等。
  • 生化检查:血液检测发现血清总睾酮、游离睾酮或雄烯二酮等雄激素水平升高。

3. 多囊卵巢形态:

  • 超声检查:经阴道超声显示一侧或双侧卵巢有12个或更多直径2-9mm的卵泡,且卵巢体积增大(≥10ml)。
  • 需要注意的是,并非所有PCOS患者都有超声下的多囊卵巢形态,也并非所有具有多囊卵巢形态的女性都患有PCOS。

除了上述核心症状,PCOS患者还可能伴随以下问题:

  • 肥胖: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。
  • 代谢综合征:包括高血压、血脂异常(高胆固醇、高甘油三酯、低高密度脂蛋白)、糖耐量异常或2型糖尿病。
  •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。
  • 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。
  • 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。

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:综合评估

PCOS的诊断需要医生结合病史、体格检查、内分泌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评估。

1. 病史采集:

  • 详细询问月经史、生育史、用药史、家族史等。
  • 评估是否存在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。

2. 体格检查:

  • 测量身高、体重、计算体重指数(BMI)、腰臀比。
  • 检查是否存在多毛、痤疮、脱发等高雄激素体征。

3. 实验室检查:

  • 基础内分泌激素水平测定:
    • 促性腺激素:LH、FSH,计算LH/FSH比值。
    • 雄激素:总睾酮、游离睾酮、雄烯二酮、17-羟孕酮等。
    • 其他激素:促乳素(PRL)、促甲状腺激素(TSH)、皮质醇等,以排除其他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。
  • 糖代谢检查:
    • 空腹血糖、餐后2小时血糖。
    •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(OGTT)及胰岛素释放试验,评估胰岛素抵抗情况。
    • 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。
  • 血脂检查:总胆固醇、甘油三酯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。

4. 影像学检查:

  • 经阴道超声检查:评估卵巢的大小、形态以及卵泡的数量和分布,是诊断PCOS的重要手段。
  • 必要时可能进行腹部超声或盆腔MRI检查。

重要提示:为了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月经稀发、高雄激素或多囊卵巢形态的疾病,医生会在诊断PCOS前进行相关的鉴别诊断,例如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、高泌乳素血症、库欣综合征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。

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:个体化、多模式

PCOS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、改善生活质量、预防远期并发症,并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(如生育需求、代谢异常纠正等)制定个体化方案。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、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。

1. 生活方式干预(基础治疗):

  • 健康饮食:
    • 减少高糖、高脂肪食物摄入,选择低GI(升糖指数)食物。
    • 均衡营养,多摄入蔬菜、水果和全谷物。
  • 规律运动:
    •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。
    • 结合力量训练,增加肌肉量,提高基础代谢。
  • 体重管理:
    •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,减重5-10%可以显著改善月经不规律、高雄激素症状和胰岛素抵抗。
  • 戒烟限酒。
  • 心理疏导: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,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。

生活方式干预是PCOS治疗的基石,无论是否接受药物治疗,都应贯穿始终,并且是改善胰岛素抵抗、促进排卵、控制体重最安全有效的方法。

2. 药物治疗:

a) 调节月经周期和促进排卵:

  • 口服避孕药(OCs):
    • 可规律月经周期,降低雌激素水平,抑制雄激素生成,并改善痤疮和多毛。
    • 对于无生育需求的患者,是首选的调节月经和高雄激素症状的药物。
  • 孕激素类药物:
    • 如醋酸甲羟孕酮、炔诺酮等,用于诱导和调节月经,保护子宫内膜。
  • 诱导排卵药物:
    • 如克罗米芬、来曲唑,用于希望怀孕的患者,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。
    • 必要时可联合使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(hMG)或重组人FSH。

b) 改善胰岛素抵抗:

  • 二甲双胍(Metformin):
    • 是治疗PCOS胰岛素抵抗的常用药物。
    • 可降低血糖,改善胰岛素敏感性,有助于调节月经和降低高雄激素水平。
    • 对有生育需求的患者,二甲双胍有助于提高自然妊娠率和辅助生殖的成功率。
  •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:如吡格列酮,效果与二甲双胍类似,但副作用相对较多。

c) 降低雄激素水平:

  • 螺内酯(Spironolactone):
    • 一种抗雄激素药物,对多毛和痤疮有较好的疗效。
    • 通常与口服避孕药联合使用。
  • 氟他胺(Flutamide):
    • 强效抗雄激素药物,但肝脏毒性较大,一般不作为首选。

d) 改善高雄激素的局部症状:

  • 外用药物:如抗雄激素凝胶、非那雄胺(男性用药,女性慎用)。
  • 物理治疗:激光脱毛、电解法等。

3. 手术治疗(少用,仅在特定情况下考虑):

  • 卵巢楔形切除术:
    • 曾是治疗PCOS的常用方法,通过切除部分卵巢组织来降低雄激素水平,但效果不如药物治疗稳定,且可能影响卵巢储备功能。
    • 目前已较少使用。
  •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(LOD):
    • 通过在卵巢表面打数个小孔,以破坏部分皮质,减少雄激素分泌,促进排卵。
    •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,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。

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预后:

PCOS是一种慢性疾病,目前尚无根治方法。但通过科学、规范的治疗,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状,改善生活质量,降低远期并发症的风险。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,PCOS患者仍然可以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生育能力。

(0)

相关推荐